第一千七百一0章 王府吊唁(1 / 2)

天唐锦绣 公子許 1538 字 24天前

果然,李元嘉抹了把脸上的抓痕,又是愤然又是无奈:“他能倚老卖老,本王却怎能不讲情面?且先放他回去,待本王禀明陛下之后再作定夺。”
除去对方家中在举办丧事不得不网开一面之外,也有几分心虚,毕竟查不出真正致死李景淑之凶徒却胡乱指认一个,有些不地道……
“喏!殿下果然宅心仁厚卑职心中敬佩。”
“嗯嗯,都是宗族血亲,得饶人处且饶人……回去之后切不可对二郎添油加醋讲述此事,否则以二郎的脾气发作起来那些宗室都要倒霉了,可记住了?”
“喏,卑职定谨记在心。”
王玄策应下,心里却腹诽:说什么得饶人处且饶人,你是拿现在的李道立没办法才不得不做出大度之举,不然怎不见你饶恕了其余那些宗室?
等到王玄策将倒在地上的李道立抬出去送回郡王府,大堂内顿时清静下来。
书吏们手脚麻利的将散乱地上的公文、倾倒在地的桌椅收拾一遍,又拿拖把将地面拖得干干净净,重新沏了茶水摆放在桌案上,三位大佬这才重新落座。  戴胄喝了口茶水,吐出一口浊气,犹自恼怒不已:“简直胡闹!身为帝国宗室本应身体力行遵纪守法,却是这般目无法纪娇奢跋扈,若是人人都效仿这般稍有
不满便冲击公堂、指斥主审,哪里还有律例法纪之威严?应当予以严惩!”
先不管咱们办案的流程是否正义,你们心有不满冲击公堂就是公然藐视法纪,不可容忍。  刘祥道建议道:“这个时候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了吧,让人赶紧把柴名章、韦叔夏带过来,问清楚缘由录入卷宗签字画押奏请陛下御笔审判,将此事了结为好。
”  圣意是分化以襄邑郡王为首的宗室小团体、同时又要确保朝局之稳定,京兆韦氏莫名其妙的卷入进来导致“小团体”内部对此意见不一、彼此猜忌,在一定程
度上已经达成了“分化”之目的,接下来就必须将混乱局限于一定范围之内,避免宗室与韦家全面开战。
此事之关键自然是将韦叔夏摘出去……
李元嘉道:“正该如此。”
……  房俊在明德门外帅帐待了一上午,喝着茶水处置公文,到了晌午起身带着亲兵骑马入城直抵京兆府门前,李元嘉、戴胄、刘祥道三人已经各自或骑马、或乘
车等候在此,汇合之后一起前往东平郡王府吊唁。
路上,李元嘉与房俊并骑而行,问道:“方才李道立带人大闹京兆府,你可知晓?”  房俊点头,王玄策早已快马向他禀报,故而反问道:“殿下是何打算?若是咽不下这口气想要找补回来,微臣可以替你出出气,寻区区东平郡王府的晦气倒也
不难。”
李元嘉心里热乎乎的,这混账小舅子虽然时不时气得自己吐血,但关键时刻还是分得清里外的,知道自己是他的姐夫得偏向自己。  不过他不想把这件事闹大:“其余人奏禀陛下予以严惩即可,至于李道立还是算了吧,一把年纪又死了儿子,小惩薄戒没意思,欺负得狠了又会被人耻笑,随
他去吧。”  又低声将韦家寻了柴名章顶罪一事说了,末了提醒道:“柴令武那厮怎么看都不是个有魄力的,韦家纵然给出丰厚的补偿他也不敢冒然吃下,毕竟因此得罪了
整个宗室的话吃多少都得吐出来,那厮很有可能打你的主意,你心里要有数。”  至于柴令武如何将主意打到房俊身上、还能让房俊顶住宗室的压力出面帮助柴家将韦家给的好处吃下去,李元嘉虽未明言但他相信房俊自己明白,无外乎“美
人计”而已……  忍不住瞪了房俊一眼,警告道:“你也别依仗陛下的宠信便胡作非为,好色乃人之常情,可天底下绝色佳人数之不尽,为何偏要盯着公主祸害?适可而止,别
祸害起来没完。”
言语之中也有一层隐晦的暗示:男人好色实乃天性,可你不能只准你自己胡来,却不让我偶尔尝尝鲜吧?
房俊对他这份小心思微微一哂,不理这茬,笑着道:“你说若是我将美人吃下去,事后却不理会柴令武的诉求,柴令武会如何?”
李元嘉无语:“虽然本王从来都不认为你是个正人君子,可干出这种事也太缺德了吧?简直禽兽啊!”
“说说而已,我岂是那种人呢?就算柴令武将美人送到我嘴边,吃不吃也要看他的态度,搞得好像我好像毫无底线一样。”
“呵呵,你有底线?”
“当然有,我的底线就是你情我愿,绝不强迫,柴令武若不是心甘情愿将美人送来,我坚决不干。”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今天你不就见到了?”
“呵呵。”
李元嘉懒得理会这厮厚颜无耻的嘴脸,脸上满是嫌弃,心里则羡慕不已,啥时候我也能这般随心所欲?  不过旋即想起府中王妃,遂颓然叹气,自家王妃太过霸道,她弟弟胡天胡地怎么都行每每谈及还一副与有荣焉之神情,可轮到丈夫就看狗一样看得死死的…

不公平啊!
……  东平郡王府门前高高挂起白幡,整座府邸一片缟素,门前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