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绝不承认(1 / 2)

天唐锦绣 公子許 1524 字 15天前

【诸位书友节日快乐呀】
“你叹的什么气?”
嗓音柔和,旋即有侍女吹燃了火折子,将烛台上的蜡烛一一点燃,橘黄色的光芒驱散了黑暗。
骤然升起的光亮使得柴令武的眼眸微微眯起,目光落在巴陵公主秀美的脸庞上,有些晃眼。
他这才知道自己为何身处黑暗却处之泰然,因为黑暗能够屏蔽一切龌蹉,令他可以逃避所有不愿面对的事情,身在黑暗之中仿佛时间凝固,一切都未发生。
当光芒亮起,一切需要面对的都纷至沓来。
面对巴陵公主的询问,他勉强挤出一抹笑容:“没什么,就是忽然觉得胸口有些闷。”
巴陵公主站在厅中,一身粉白绣花的襦裙显得身姿修长窈窕,秀美的面容古井不波,目光幽幽轻声道:“他答应了,你大可放心。”
柴令武脸上的肌肉抽搐一下,嗫嚅着道:“我……”
他不知说什么好,而巴陵公主也不想听他说什么,轻盈的转身向外走去。
“我去洗个澡,先睡下了。”
洗个澡……
柴令武拳头握紧,看着巴陵公主窈窕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拳头松开,默默吐出一口气。
这不就是他想要的吗?
心愿得偿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又何必惺惺作态的去惋惜那些失去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也都有自己更为在意的东西,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得到想得到的东西,就没什么可以指摘的

这世上从来不缺乏阴暗、龌蹉、羞耻,可只要成功了,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  房府的花厅内,来济看着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各色新奇花卉震惊得说不出话,很多只在杂书之中读到过的只生长于南方的花卉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这里,且欣
欣向荣繁花朵朵,令他啧啧称奇。
岑长倩见他一幅“乡巴佬”的神色有些好笑:“县令感到很神奇?”  来济奇道:“难道不神奇吗?天下植物各有其生长习性,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些花卉在南
方气温炎热水量充沛之地自然竞相开放,可移栽至北方纵然不死也极难盛开,可为何此处之花树却与书上描述全无不同?”
岑长倩比他还好奇:“县令难道不知大帅乃大唐温室种植第一人?寒冬腊月可以使繁花盛开、使果树结果,区区南方之花卉移栽过来照常盛开有何不可?”
来济瞪大眼睛:“蔬菜瓜果朴实耐存活,花卉娇嫩岂能等同视之?”
“一法通百法明,这么简单的道理不会不懂吧?”
“这是一回事儿么?”
颠覆常识的现状带给来济的震撼太大,有些难以接受。  房俊穿着一身常服走进来,笑着道:“有关于温室种植的技术已经编纂在《农书》里,有兴趣不妨等到出版之后买一本,这本书汇集了天下各地农业知识,对
于地方官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任何年代农业都是大事,吃饱饭的百姓安居乐业,饿肚子的百姓化身暴龙,谁让百姓吃饱饭就是千古明君,否则老百姓就会揭竿而起将他推翻……  见礼后分别落座,房俊问道:“让你来是问问那件‘非礼案’处置得如何了?现在长安城里里外外汇集了太多人,因为佛道两派的盛会弄得人心惶惶,稍有不慎
便会引发恶劣后果,凡是涉及这两派的事件都要慎之又慎。”  “并无证据指明非礼女子之事乃是大慈恩寺的僧人所为,甚至所谓的非礼之事也只是那女子自说自话,无论大慈恩寺僧人、韦叔夏以及少数当事人都不曾见过
非礼之细节,下官已经将大慈恩寺僧人放归,对那女子予以警告之后驱离。”  “这种事素来都是同情弱者的,不是谁有理就行,一旦那女子不依不饶四处造谣,舆论还是会偏向她对大慈恩寺不利。所以不能驱离了事,要派人跟着一旦发
现她继续擅动舆论马上采取强制措施,不管她是谁家的人都要一把摁住。”  大慈恩寺有威望、能自律,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可以克制舆论的反应有限,可若是随便换一个别的寺院、道观,后果一定极为严重。现在天下僧道汇聚一堂,
任何一件莫不足道的小事都有可能引发不可测的后果。
见来济唯唯诺诺、满口答应,房俊提醒道:“很多事情不能单纯的理论对错,对于当下局势来说,稳定重于一切。”
没有那么多的是非对错,很多时候个人要为了大局有所牺牲,在天下大势面前一切都要让步。
做不到这一点,一辈子也就只能当一个县令了。
所幸来济家学渊源、天赋极高,当即明白房俊言语之中的意思,颔首道:“越国公放心,下官明白大局为重的道理,定不会疏忽大意让贼人有机可乘。”  房俊拍拍他的肩膀,道:“好好干,‘附郭京城’虽然倒霉了一些,可好处也不是没有,最起码做得好坏都在朝堂大臣甚至陛下的眼中,只要做得好自然不会埋
没,出了成绩就会加担子。”
这话几乎等于明示了,来济连忙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