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短板(1 / 2)

销冠传奇 摩吉印象 1087 字 8个月前

十二部换来的两位新同事,一位叫孔彦辉,另一位叫沈莜,都是刚下团队的新人。

老规矩。

唐科又让他们先做自我介绍,然后扔给吴邦和戴恩林,让他们从基础开始教,一步步带着走。

这就是带团队的苦难之处,你永远要考虑引进新鲜血液,但是培养新人的成本是很大的,前期公司需要培训,下团队以后,还要老员工传帮带。

一切看似轻松,实际很繁琐,既消耗公司资金,又消耗老员工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你还不得不坚持做。

尤其是电销行业,它和老牌保险行业差不多,不是在增员,就是在增员发路上,新员工换了一波又一波,最终就为找到为数不多与公司文化契合度最高,能够产生价值的优秀人才。

整个过程,就像大浪淘沙,最后留下来的一定是金子。

否则,注定被行业淘汰。

自从当上总监以后,唐科经常听到各种消息,比如有很多小助贷公司倒闭,某某公司又跟某某公司合并了,市场很好也很乱,生存不下去的同行,注定被吞噬。

类似的事件,在鹏城每天都在发生。

唐科是个要强的人,自然不允许自己的团队很差,被其他团队踩在脚下,他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力争上游。

经过七月份的整顿,十二部交出了366.71万元的成绩,唐科个人做了其中的231.85万元。

这个业绩,比他上个月做客户经理的时候差很多,但是,唐科觉得挺值得,因为十二部总算支撑起来了。

七月,他们在恒域金服所有团队里,业绩排在第四名,与第一、二、三相差都不算太大。

第一名是八部,整体业绩为402.7万元,第二是九部,他们的回款是386.72万。M..

唐旺的十六部排在第九名,回款169.25万元。不得不说,唐科、戴恩林、姚琴等五人的离开,对十六部影响还是很大,活生生把连续两个月夺得销冠的他们,整成了一个二流团队。

个人销冠,还是被唐科拿下了,这是他们最出彩的地方。

虽然唐科在下滑,但是还能保住销冠的位置,已经很不服了。为此,李清还专门在大晨会上表扬了唐科。

殊不知,那是唐科呕心沥血,拼命干出来的结果。

尤其是下半月,唐科真的是在玩命的追赶业绩,个人成绩得到迅猛提升,但是团队成绩相对增长较慢。

这也是唐科头痛的地方,感觉他在帮助同事们提升业绩时,自己的业绩就得不到保证,而当他扑在个人业绩增长上时,团队小伙伴的回款就受影响。

很难两面都兼顾好。

从个人角度出发,唐科自然愿意只顾自己,说白了,当他疯狂发挥的时候,业绩干掉一个二流团队都没有问题。

可是换个角度想一想,他又希望打造出一支强悍的队伍。

唐科知道,这年头自己强不算强,有一支强大的队伍才算真的强,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就好比他一个人业绩再好,也干不过八部或九部那种一流团队,更干不过整个二十楼的业绩。

他在个人能力上,应该算是得到认可的,现在迫切希望提升领导力,让管理能力跟上来。

夜深人静的时候,唐科总在思考,他站在恒域金服的平台上带队伍,其实比创业带队伍更加轻松,因为有公司的后台支持,还有领导、行政、财务等协助,几乎需要考虑更多。

如果是在外面创业,那自己就必须考虑全盘,把整个公司支撑起来。

如此看来,自己欠缺的东西还太多,连销售队伍都带得马马虎虎,更不要说独立运作一家公司。

不用别人指出,唐科也知道自己缺乏经验和能力。

需要锻炼啊!

他明白,他现在就像一名很会炒菜的厨师,在厨房里掌勺没得说,可要是把整个饭店交给他来打理,估计还不一定撑得住。

这个发现,让唐科很开心。

曾经有人跟他说过,知道自己缺点和问题的人,才能不断进步和提升,也说明其个人能力已经到一定程度。

于是,唐科开始调整看书的类别,尝试去看一些管理类的书籍,比如《领导力21法则》《影响力》《经理人员的职能》,以及彼得·德鲁克的相关书籍。

读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读书且善于思考,那就能解决很多存在的困难。

唐科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硬着头皮不断去学习,学理论,学实践,并不厌其烦的向身边的优秀总监请教,比如李清、裴总、许莉、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