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极其意外的消息(1 / 2)

苏城在香江旗下的各大高管、子公司负责人,加起来,也有几百号人了。

其中和记黄埔集团旗下,如今还有着一百多家子公司;而苏氏集团旗下,也有几十家子公司。

“打算什么时候正式商用发售?”苏城问道。

“老板,我们之前开过会,专门研讨这个问题,搞出了多个方案,如今得到了总督先生的支持,那么我们的信号塔布局就能够加快时间,所以,我们打算,下个星期就召开产品发布会,且正式开始预售,下个月择日出货。

这个月,我们可以在统计好预售的数量的同时,加速在香江市中心建设信号塔,让蜂窝移动通讯系统的覆盖范围更广,同时生产线那边开始尽快实现量产,下个月便可以分批交付了。”韦理回答道。

“定价多少,决定了吗?”苏城继续问道。

“综合考虑之后,我们觉得19999港元每台,是一个最合适的价格,除此之外,首次购买需要入网费5000港元,这个入网费主要是为了收回信号塔的建设费用,等以后信号塔的成本投入收回之后,我们可以酌情降低入网费用,至于月租,我们暂时还在商议中!”韦理继续回答道。

受苏城的影响,如今他们发布产品的时候,也喜欢在价格尾数上使用9。

这,算是一个定价哲学了,苏城之前与他们提起过这样定价的好处。

这么定价,主要有两个好处,

第一、以9结尾的价格,会产生“降档效应”。

比如一件标价19.99元的商品,会被归到“不到20元”的那一档,

但是,如果定价多加了一分钱的话,它就会被人归到“20块及以上”的那一档去,

这样会形成微妙,但却很重要的对比。

第二、人们会最先关注到首位数字

除了“降档效应”,一分钱或者1块钱的价格之差还意味着另一个重要问题:价格的头一个数字不一样了。

如果是20块,最左位数是“2”,如果是19.99,最左位数是“1”

这个“左位数效应”还是挺重要的,因为人们一般会最先注意到它。

所以乍看起来,19.99好像比20块便宜了1块,甚至在第0.01秒,都有可能觉得它便宜了10块。

因此,有时候商品定价,也有很多学问的。

苏城点了点头,这个,就让他们自己决定就好了,苏城不打算参与决定。

这么算下来,第一次购机的成本,加上通讯月租租金的话,就要超过25000港元的本金。

这样的价格,云盛S1移动手机,在香江肯定是售卖不了多少的,毕竟这个时代,香江市民的工资,普遍不过是一两千港元而已,有些人的月薪甚至只有几百港元。

两万五千港元,相当于他们不吃不喝要存一两年才存下来,而且后续每个月还要月租租金。

不过香江有钱人多,卖个几万台,应该不难。

毕竟,现在整个香江的人口已经达到了490万人左右,将近500万人。

如果100个人能有1个人购买云盛S1移动电话的话,那么就能够卖出5万台。

而如果50个人有1个人会购买云盛S1移动电话的话,更是能卖10万台。

如今,可是没有竞争对手,是最好赚钱的时候。

而且,这也是和记电讯公司开始国际化对外发展的好时机。

世界,才是最大的市场,香江终归只是一个弹丸之地,发展潜力有限,很容易遇到瓶颈。

转眼间,时间又过去了两天,时间来到了1979年的1月5号,苏城从武哥那边收到了一个极其意外的消息。

东方报业公司如今的掌舵人马成坤在从公司回家的路上,遭到一帮蒙面不法分子的伏击,不过并没有受伤,而是顺利地回到家中。

不过,他的保镖为了保护他,因此而挂了一个,伤了三个。

听到这个消息,苏城知道,机会来了。

《东方日报》已经被他盯上了,所以,这家香江新闻报刊中的NO.1,肯定是逃不出苏城的手掌心。

不过,此前他一直不着急,而是在等待着一个好时机。

被袭击这件事情,苏城实属是没有想到,不过,这对他来讲,也的确是个好消息。

武哥给的情报消息表明,这次伏击的幕后操纵者,正是马氏两兄弟以前的仇敌之一。

马氏两兄弟以前作为香江地下皇帝之一,在香江社团中可谓是威风八面。

势力大了,仇敌自然也不少,抢地盘、抢生意等等,只是以前马家实力强,仇家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但是,如今不一样了,马氏两兄弟都逃去湾湾了,且其中一位还被关在那边的牢里。

马氏家族在香江的不正当生意,已经全军覆没,只剩下像《东方日报》这样的正经生意。

可以说,马家在香江已经彻底没落了。

这个时候,以前的仇家找机会报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马氏两兄弟已经跑路了,报复不了,那么就只能拿他们的后辈来报复了。

不过,俗话说得好,瘦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