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二十二章 华夏历史五千年(2 / 7)

,大明统治,必千载不灭!

康熙帝亦是朗声笑道:“记!让朕看看,大清之后,又有哪些杰出之朝!”

溥仪呆呆地坐着,面前摆放着退位诏书,看不清表情。

李晓诗清清嗓子,这段她在休息日也早起背下的朝代歌,是她认为的,能够给这些君王们的、她们想知道内容的最简单的途径。毕竟她不是什么老学究,也不是什么资深历史研究者,知道的实在有限,不如直接全告诉他们,让他们先大概了解,在之后的“历史录作业”中再自行寻找相关信息。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夏商周的开国君王们都苦笑。

他们连王朝的崩溃都已经知道了,现在再次听到这些,真的没有其他想法了。

嬴政更是脸色冷淡。

不就是汉嘛,已经知道了。

昨天得知了秦二世而亡的扶苏微垂着眼坐在下方,渐渐攥起了拳头。

汉。

两汉?两汉是什么意思?

刘彻有点懵了。

他很确定在他们大汉之前没有别的汉了,如果是和西周东周一样的话……西汉东汉?

他们是哪个汉?

大汉又为什么会被分成两个??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李晓诗的一段话,在数不尽的百姓中没有引起什么波澜,或许他们只知道,这仙幕上的小仙童诵的诗歌听起来还挺顺口的。但在懂文识文、有知识有见识的统治阶层和文人士族中,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三国乱世。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天幕,不知道心中该有什么想法。

三分魏蜀吴他们懂,反正迟早都会称帝。但——魏蜀吴过后的晋是什么意思?

这场旷世大争,难道胜者不应该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曹刘孙之一吗?

晋又是哪来的??

现在还有哪一方势力,是能够横扫天下,夺取这三大头势力,建立新政权的吗?

唐。

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或许之前的想法错了。

他认为,晋之后就该到隋、到唐了。

没想到这里竟然又把南北朝给算上了。

可是如果算了南北朝,那晋之后,南北朝之前,这乱世之争,也要全被写进李晓诗的“历史课本”吗?

那得等多久才能到唐?

……

不敢想象,太恐怖了。

明。

朱棣捏紧了拳头。

朱瞻基见状,连忙贴心地给他皇帝爷爷揉开手指。

明之后是清,清之后就没了。这放在谁身上都会生气。更何况是他们家这位用实际行动昭告天下要“天子守国门”的永乐皇帝。

皇朝纷争,能者得之。这本身就没有什么错。

但你清夺了我们大明的天下,就是这么造磨的?

要知道,这可不是说“皇朝至此延续”,而是“至此完”!

如果是你们清能一直守着天下,倒也好说,可皇朝都没了,这是怎么才能弄成的啊,简直无法想象!

仙童的时代应该是非常好的,但她说清朝已经完了,那她又是身处什么地方?

不会不在华夏了吧?!

作孽吧清。

康熙一掌拍在桌面,震起奏章纸张数本。

周围人惊慌失措地喊“皇上息怒”,他却都听不到了。脑子里来来回回翻转回响的,都是李晓诗的最后一句。

皇朝至此……什么?

……完?

天下败在了大清手中??

李珉已经坐下,他从楼下拿上来了水果和牛奶,现在正慢悠悠地给妹妹削苹果。

这段口诀说出来,能给古代的皇帝们造成多大震撼他能想到,更别提妹妹还要求把所有朝代、所有人的观看权全部给打开了。

只从那骤然翻滚起来的弹幕就能知道那边有多混乱。

啧,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爆炸啊。

李晓诗背诵完成,看着涌动的留言,哥哥说是弹幕——他们都好激动,这短短的朝代歌,应该能够把华夏的经历告诉他们一部分了吧?

偶尔还能捕捉到一些熟悉人的问题,李晓诗只看,一个都没有回答。

看了一会儿之后,李晓诗挪动鼠标,移到了之前在哥哥的帮忙下、搜索出最理想最合适给他们看的视频的浏览器上。

《华夏历史发展混剪》

哥哥说,不仅可以直播她本人,还能在屏幕区域给她划出来一部分,改成捕捉屏幕,用作播放她在观看的视频。

稳了稳有点澎湃的心潮,李晓诗重新看向镜头。

“各位前辈们——”李晓诗尽力稳住声音,庄重而严肃地端着嗓子,继续说道,“可能一个口诀不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所以,我同样找来了更为直观的资料。接下来我会和大家一起观看,希望观看直播的无论是谁,大家都能认真对待、我们的历史。”

把早就组织好的措辞说出,心中默念这是排练好的、排练好的,别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