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章 第一百四十五课(2 / 3)

以及东南亚地区,还经过丝绸之路传入波斯,再有蒙古人西征等传入欧洲,为西方的欧洲国家所广泛应用。”

李晓诗举牌。

【西方人还有他们国家的人发明了活字印刷的说法】

明明就这么一个动作,她也没出声,在场三个各忙各的大佬却都不约而同地对此瞩目,表情变得很耐人寻味。

把华夏的技术发明拿走当成是自己的吗?

……还真敢啊。

李世民拒绝把这句话说出去,其他两个人也没说这个的兴致,几人默契地当做没看到。

然后嬴政把书一合,还给了全程没能看上一眼的李世民,淡声开口:“华夏古代的发明不止印刷术,还有其他。像是之前在宋朝副本中出现过的‘指南针’,在战国时便有人已经发明出来了,只不过那时

被称为司南。司南像是一柄勺子的形状,放置在方形地盘中,周围刻有二十四个方位,当司南转动起来、停下来时,它的勺柄指着的就是南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部分会涉及到战国的这个司南、还是单纯因为嬴政对火药什么的感兴趣,总之这部分的内容就归到了他身上,他不急不缓继续道:“但司南携带不便,在宋代,人们制成了罗盘,后来海船上使用起了司南,就又改造成了指南针的样式,乘坐华夏海船的阿拉伯人把指南针传到了他们国家,后来又转到了欧洲,从而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亦然。唐朝时便有火药,晚唐时火药被用到了战争中,宋元火药更是广泛应用于战争。蒙古人灭金灭宋缴获了大量火器,后来加以改进,发明了火铳——是曾在电影中见到过的大炮的雏形。”想到徐福那帮子方士们的研究成果,即便接下来的内容让他感到过很不愉快,嬴政心情也好转不少,“华夏的火药后来传入阿拉伯地区,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都产生了影响,促进了欧洲技术变革。”

旁边的刘彻和李世民一个劲冲李晓诗眨眼睛。

李晓诗:……

这个不能给,真的不能给!

这都不止科技税了,本身都贵的离谱好不好!!

蒙恬在底下听迷了都要:“怪不得老是在军营外头听到轰轰轰的声音呢,陛下也在研究火药。不过司南还有这效用啊……不是,我怎么感觉每个发明最后都要到那个什么欧洲去啊?阿拉伯然后欧洲,然后让欧洲人变厉害,是我的错觉吗?”

蒙毅老神在在:“不是错觉。”

确实,无论是活字印刷还是这指南针、再或者是火药,几经流转最后都到了欧洲。

之前在看那些“电影”的时候就被“飞机”“大炮”感到震撼,还想过是不是仙人们的武器,现在再看,原来都是华夏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

那那些电影中,来攻打侵略华夏的,看长相不也都是些番邦人吗?

这也就是说,番邦人拿着原产自华夏的发明,改良推进更新后,返回来攻打华夏、而且华夏还被打得无力反抗。

……那时候的朝廷在做什么?

华夏又是怎么沦落到那一步的?

明明一直都是世界上的强国霸主,怎么会变成那样的?

看看强悍的唐王朝,再看看之后落魄的宋,就算元朝这样厉害、甚至都打到了欧洲,但它是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不通管理,导致国家才坚持了不到一百年——

而这些足以改变世界的发明却都流向了外国,并被他们视若珍宝一般改良改善、投入实用……

而千年后的华夏“现代”,使用的是西方人的纪年法,大街上来来往往说“英语”的人那么多,更有连李晓诗都能随口说出的“屈辱”过去——处处种种,包括李晓诗放给他们看的电影中,都无不是在说明着,这个新华夏的成立是在血与火中涅槃而来的,那为何要涅槃?为何华夏会经历那样

的浩劫?

说不定,

自此之后,

华夏民族就再没有做过世界霸主。

又说不定,华夏的没落,早在不知不觉间就开始了呢?

蒙毅心中沉沉,但却没跟还在一脸迷茫的蒙恬说这些话。

还是等陛下回来吧,陛下估计早就有所猜测了。

而他们的陛下本尊,这时也已经收了声,把话语权交给摸鱼了老大一会儿的刘彻。

刘彻恋恋不舍放下把玩的字块,清清嗓子端庄道:“那些发明说过了,那这次的课中还剩下最后一个知识点,就是‘中外交通’。与之前的那些朝代相比,宋元的对外交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海上贸易频繁,海上丝绸之路发达,连带造船业和航海技术都有了很大发展,华夏的航海家不仅会使用指南针,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等规律,宋代的海外贸易路线四通八达,当时与华夏有贸易往来的国家达到了五六十个。”

“但除了海上丝绸之路,起源与我们大汉的路上丝绸之路也同样在被使用。而且宋代驿站发达,元朝时更是如此,因为疆域问题,所以为了加强和各地的联系,他们在全国各地都修建了驿站,还有‘急递铺’用来加快传送消息、那个时期,东西双方的使臣商人来往都很方便。”

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