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对华纳唱片有没有兴趣(1 / 2)

华娱之2000 河狸的米饭 1183 字 1个月前

第410章 对华纳唱片有没有兴趣

Edgar Miles Bronfman Jr.,小艾德加·布隆夫曼。

男,1955年5月16日出生,其姓氏中的布隆夫曼代表的正是正儿八经的富豪家族背景。

当然了,这人相对于自己的出身来说,多少也有点抽象。自己所拥有的家族公司转型各种失利不说,核心业务还被其他人瓜分——

2000年,想要彻底进军娱乐业的小艾德加·布隆夫曼凭借过人的钞能力与家族人脉网络关系,通过自己所掌控的家族企业Seagram(西格拉姆)成功收购了环球的股份,其本人还成为了环球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本以为就此可以开始大展拳脚,可最后小艾德加·布隆夫曼却发现自己落坑里了——

他这个首席执行官完全就是个吉祥物,环球最重要的娱乐业务他几乎可以说是无法干预,他的家族企业Seagram还因为在环球这边扯皮的缘故耗费了太多精力,最后不得不将最核心的饮料部门卖给过去的两位竞争对手。

至此,他以及他背后的家族失去了对Seagram公司的掌控权。

这位本以为自己已经吃透了娱乐圈规则的富豪子弟才终于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实在是太多了,哪怕他为了进军娱乐业曾干过电影制片人、戏剧制片人甚至于是词曲创作者,但这还是不够。

折腾了一年,不仅环球的娱乐业没能捞到,反而自己的Seagram公司被人给瓜分了。

这让小艾德加·布隆夫曼很气。

一个是没做出半毛钱成绩,反而被美国娱乐业给联手教育了一番的憋屈人。

小艾德加·布隆夫曼就敏锐嗅到了这个机会,以财团投资者的身份开始与时代华纳接触,目标直指华纳唱片。

看起来倒是挺儒雅。

偌大的高尔夫球场,在清场过后就只剩下了周建辉与小艾德加·布隆夫曼两人在拿着球杆慢悠悠地走。

2000年,时代华纳收购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商美国在线,本以为是一笔赢上加赢的交易,结果谁都没想到这成为了拖垮时代华纳的一座巨山。

各种分不清理还乱的利益关系让整个时代华纳内部陷入了长久的内耗与亏损之中。

吃一堑长一智,在环球的失利也让小艾德加·布隆夫曼重新开始审视起了自己的娱乐业战略,并将目光转移到了与环球齐名的时代华纳身上。

一句话,就让周建辉想到了自己这趟来美国为周易做宣传,结果反而又遇上内斗的糟心事。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说自己不适合与这位见面的原因所在。

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可能搞的好事业!

翌日,周建辉就在一家高尔夫俱乐部里“偶遇了”前来放松的小艾德加·布隆夫曼——西装革履,高瘦斯文,还带着一副金边眼镜。

但他最终还是被说动了,一切只因为那句话——

2000年志得意满上任环球,2001年就灰溜溜辞职下台。

“我听说你正在为了斯派克的格莱美之行东奔西走,刚好我也认识一些人,到时候我可以介绍给你认识一下。”

而周建辉在华纳唱片内部的派系,从实际意义上来讲是不接受被收购的那一派。

一個是哪怕是做出了业绩还要被华纳内斗所牵连的憋气人;

或者说,这一次他学乖了,胃口不再那么大,而是专门盯着时代华纳旗下的子公司——华纳唱片。

“你难道就不想扩大自己的话语权吗?”

也是。

两人在事业这方面倒是挺有共同语言。

2002年年末,终于维持不住表面风光的时代华纳迫于各种压力,已经开始琢磨要不要卖点旗下还能卖的起价格的现金奶牛给自己回回血了。

见面之后称兄道弟,绝口不提华纳唱片一事的小艾德加·布隆夫曼笑着挥了一杆:“说实话,我真的是斯派克歌迷。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但我对亚洲音乐市场真的很了解。

“席琳迪翁那首在日本登顶单曲榜冠军的《To Love You More》就是我用化名写的,这首单曲1995年10月21日于日本首发,一炮而红,仅仅只是在日本就卖出去了超过150万张的销量。

“所以我很佩服你对斯派克的规划,更佩服斯派克对日本市场的攻陷、佩服他的才华……”

………………………………

“别夸了别夸了,再夸人就快找不着北了。”

业海酒吧,明显有些微醺的孙燕兹在摁耐不住粉丝的起哄上去表演了一番后,一落座就被夸了个天花乱坠——笑的直咧嘴。

连带着微醺的萧雅轩、张少涵两人都在粉丝的起哄下上去放肆唱了一番。

单就这个三人组勾肩搭背合唱的场面,热闹感远超此前的二手玫瑰。

这也就是业海这边能够有的福利了。

要知道,此前这三人虽然有过同框,但还从没有过一起合唱的场面。

时常潜伏在业海酒吧内的小记者们更是飞快地摁下了快门,老板娘卓晓燕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