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屠龙勇士变成恶龙(1 / 3)

第271章 屠龙勇士变成恶龙

“看起来兼具角色个性与历史深度,事实上侠义/土匪之道与历史纵深感都诠释得一塌糊涂,一无所长。虚张声势,气势大如牛;色厉内荏,内核弱如鼠。”

“又煽又作,看完有想重温《刺马》洗眼睛的冲动。”

“后半截不论是剧情还是人物全都崩坏,又想玩深度那一套,结果反而玩废了。”

“126分钟台词蠢的一塌糊涂,朝堂权谋还是江湖兄弟情,都拍的浅薄而粗糙,硬吹就很尴尬,李金这俩角色又呆又蠢内心戏浮于表面,角色塑造给0分,其结果是这俩人无论怎么死,都难引起内心任何波澜”

“.”

差评来喽~

《投名状》开画评分六点几,也算是颇有牌面这年头的大片,哪个评分都不高。

你评分高了都没法叫大片!

老某子是常年被喷,甭管他拍什么,先质疑打低分再说。

程凯戈吧一部《无极》往那一放,属实将牌面直接拉满,算是给所有的大片兜底了。

你再不知所云能比《无极》还离谱?

小钢炮的《夜宴》也没好到哪儿去,东方版的哈姆雷特或者麦克白,观众也不买账。

所以,《投名状》这待遇也实属正常。

而且说实话,指不定也正是因为观众们对于这两年的古装大片有点审美疲劳了再加上《投名状》整体基调沉重灰暗,娱乐性不强,所以.

首日票房一千万出头。

对于其他电影而言,绝对是属于票房大卖了,毕竟绝大多数电影的最终票房连1000万都没有,换作其他电影,都可以欢天喜地的开庆功宴了。

可是放在《投名状》身上,那可就不够了,远远不够,1000万首日票房连及格线都没有。

号称三亿的超高投资摆在那呢~

不过吧.虽然媒体唱衰,但究竟能不能回本,其实只有真正知道制片成本的人心里头才清楚。

反正白安良跟陈可莘喝酒的时候,这货来了一句“超过一点五亿就能和收回成本了。”

当然了,这里说的是内地票房。

可能是因为有了李链接,投资方觉得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会比较好吧。

也没什么毛病,去年的《霍元甲》全球票房还有接近七千万美金呢,光海外票房就五千多万美金,被说还有四千多万美金的DVD收入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花一个亿请李链接真的一点都不亏。

人家就是有全球收割的本事和牌面。

白安良对此可是有感触的,因为他带着师弟们在北美“打出名堂”来之后,《叶问》的DVD收入都暴涨了一大截呢。

有些时候,一部电影的收入不能只看票房的。

到现在为止,《叶问》、两部《杀破狼》都在给白安良不停地赚钱有点细水长流那意思了。

至于《投名状》现在如何,反正也不关白安良的事儿,在国内再怎么被喷,也赖不到他头上来。

大片这玩意,大家喷的都是导演

而且就算喷演员,这不还有李链接这位“个子高”的顶着么。

片酬拿的最多的人,挨最多的骂,很合理。

对于白安良来说,其实影响不大。

毕竟众所周知,他是个“实力派”而不是实力派。

参演这电影也属于“雇佣兵”,拿钱做事儿而已,扛大梁的是李链接,关他白某人啥事儿啊。

反正他还是很有契约精神的,《画皮》那边直接丢下不管来给《投名状》跑路演呢,就冲这敬业精神,也相当对得起人家给的片酬了。

不可能为了别人的电影还各种整活儿的,那是另外的价钱。

所以.

“你这两天好好躲着啊,不准冒头。”

“什么嘛,人家还想跟伱去逛街呢~”正在给脚指甲涂指甲油的刘依霏有些不满道。

她现在是真闲得很,不然也不会啥事儿不干,偷偷摸摸跟着白安良路演了。

不过她心里头还是盘算着,等白安良稍微空闲点了,两个人能偷偷摸摸出去逛街。

早就想这么干了.

“你以为你戴个口罩墨镜人家就认不出你来了?自己有多出名心里没点数?”

“哪有那么夸张嘛”

白安良的语气听上去像是在教训,但却说的刘依霏嘴角都翘起来了。

那神情分明是在说:你再多夸我几句~

想得美~

可不能一次性给她“喂饱”了,不然下次用这招就不灵了。

他往刘依霏身边一坐,手习惯性地伸了出去,准备找个软乎点的地方着陆,结果伸到一半就被她给按住了,“痒”

人真的是个很奇怪的生物。

不同情景下的接触带来的感觉都不一样,比如现在,白安良的手不老实会让刘依霏觉得痒,但有些时候,他怎么摸却都是另一种感受.

所以他也没有勉强,转为揉捏对方的脸蛋,这个手感也贼好。

而且刘依霏自己也很喜欢白安良捏她的脸,还会主动把脸一鼓,往前凑呢~

“过段时间咱们那部《诛仙》就要播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