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浔阳承平军,誓死追随长安王殿下!(1 / 2)

“轰隆——”

雷声骤起,那雷光在少女背后乍现,映照出少女娇弱却英气倨傲的面容。

那长剑在她手上被挽了个剑花,秦不闻扬眉看着面前的千军万马,神情清冷孤傲,一如往昔。

听到她的话,漠北士兵皆是大惊失色,面面相觑,眼中带着恐惧与慌乱。

即便是换了一张脸。

甚至于他们而言,是换了性别。

但那个人站在那里,那个神情与姿态,便不会有人怀疑,那便是昔年,掌管三十万承平军的,长安王!

狂风呼啸。

有风雨卷起四周飞沙走砾,耶律尧金色的瞳孔微微眯起,看向少女的眼神,似是怀念,似是感慨。

——他都快忘了。

许多年前,那个站在浔阳楼最高处,与他对弈一天一夜,用一场棋局,换回曜云十二座城池的少年。

那时她也才多大啊?

棋盘上杀伐狠厉果断,半分不避不退。

她太骄傲了。

骄傲得好比漠北的太阳,高高在上,俯瞰众生。

“长安王,你不若归顺我们漠北,漠北子民不比曜云少,绝不会亏待你。”

那时,耶律尧这样问她。

长安王张扬倨傲,双腿交叠,只道一句:“无聊。”

往昔的眉眼音容,与面前的少女重合在一起。

分明是不同的两张脸,甚至是不同的身份性别,但她站在那里,一袭红衣,足够堵住所有人的嘴。

“长、长安王不是死了吗?”

“怎么会是这样一张脸?”

“据说,半年前长安王借尸还魂,险些将曜云根基撼动!”

“她真的是长安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众人议论纷纷。

“安静。”

耶律尧沉沉一声,无数士兵皆噤声。

他仍旧看着面前的少女,眉宇间有偏袒略过,稍纵即逝。

他清了清嗓子,仍是扬声质问:“秦不闻!?即便你当真是长安王又如何!?你一人单枪匹马,敢对抗孤的十万精兵!?”

话音未落。

城门中,随着秦不闻一同出来的,是无数手持武器,身穿盔甲的士兵!

他们眼神如炬,跟在秦不闻身后,纷纷举起兵刃,直直地面对漠北十万精兵。

“浔阳承平军,誓死追随长安王殿下——”

像是被点了穴,秦不闻脊背挺直,有一瞬间的僵硬。

——她哪里还有什么承平军啊?

像是雕塑一般,秦不闻僵硬地转过身去,便见那些“承平军”,其实并不都是年轻力壮的。

他们有的年事稍高,有的年岁不大,甚至有的,还是扮了男装的女子。

那些盔甲对于他们一些人来说,甚至并不合身。

秦不闻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心口一窒,鼻子就酸了。

为首的承平军首领,手持长枪,见秦不闻回头看他,有些腼腆地笑笑:“殿下,俺长大了。”

只一句话,秦不闻突然想起许多年前,她初到浔阳时,她的承平军副将是个比她年长几岁的男子。

浔阳是他的老家,他曾邀请秦不闻去他家中做客,秦不闻就是那个时候,见到副将的胞弟的。

胞弟比秦不闻还要小上几岁,那时候,胞弟很喜欢围着秦不闻:“殿下殿下,俺也想去做承平军!保卫曜云!”

秦不闻好脾气地开口承诺:“好,等你长大了,便来做承平军。”

而如今,面前的少年与她曾经副将的脸几乎重合在一起,他仍旧笑得腼腆:“殿下,俺长大了。”

秦不闻这才意识到,这许多的承平军队伍中,有从前她的那些军队中的同胞兄弟,亦有父亲母亲,甚至姊妹亲人。

所谓的“承平军”,是世世代代流传至今的。

秦不闻鼻子一酸,眼眶猩红。

好在雨水太大,她别过头去,不再看向他们。

能守国土者,皆可谓之“承平”。

这些话,昔日的承平军,一定转达给了他们的亲人了。

不等秦不闻在想些什么,远处,一阵马蹄声传来,无数脚步声由远及近,朝着京城外包抄而来。

水雾渐起,无数的兵马士兵,将耶律尧的十万大军团团围住。

为首的是冯长安与魏澜。

冯长安仍旧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他将那柄大砍刀搭在肩头,高声道:“谁敢动我们殿下!”

冯长安身后,那从前的山匪贼人,皆是手持砍刀,高声叫喊打气。

而魏澜这边,身后是魏家的私兵,当初魏老仙逝,宋谨言担心魏家遭人欺辱,特意允许魏澜养护私兵,以护魏家。

而此刻,魏澜却带着魏家的私兵,千里迢迢前来增援。

那京城外,原本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如今却因为无数士兵的到来,将其填满,无边无垠。

京城内,听到动静的长安百姓终于缓缓露头。

雨势似乎有减小的趋势。

他们从门窗外探出头来,有胆子大的甚至来到城门口,便见到眼前这声势浩大的一幕。